作者:黃毓雯
最近天氣多變化,門診多了一些鼻竇炎跟過敏鼻炎合併中耳積液的成人病患,我們來簡單談談成人的中耳積液。
中耳積液(Middle ear effusion, MEE),也稱為積液性中耳炎(Otitis media effusion, OME),是指中耳中存在液體但沒有急性耳部感染的跡象或症狀。雖然兒童中較為常見,但成人也可能受到影響,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喪失和不適。我們這次來簡述成人的中耳積水從哪裡來、常見病因為哪幾種、初步的治療方向為何。
病因
病人至診間常常會提出疑問,「耳朵怎麼會積水呢?難道是洗澡跟游泳的時候,耳朵進水沒流出來嗎?」
其實,中耳積水是中耳腔本身滲透出來的體液,耳膜是完整的,並非是因為外界的水流進耳內而產生的。
成人中耳積液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,包括:
- 上呼吸道感染 (Upper Respiratroy Infection, URI):感冒和鼻竇感染可導致耳咽管發炎或是功能受影響和堵塞。這也是成人中耳積液最常見的原因。
- 過敏 (Allergies):過敏引起的鼻塞和炎症可能阻礙耳咽管的正常功能。
- 耳咽管功能障礙 (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, ETD):耳咽管連接中耳和鼻後部及鼻咽部,它可以幫助平衡耳內壓力,功能發生障礙可能導致液體積聚。
- 氣壓傷 (Barotrauma):飛行或潛水引起的壓力變化可能影響耳咽管,導致液體積聚。
- 吸菸:會損害黏液纖毛功能,導致耳咽管功能障礙。
- 腫塊或腫瘤:鼻咽癌或其他腫瘤可阻塞耳咽管。
症狀
中耳積水有時與急性中耳炎交替並存(特別是小朋友),由於急性中耳炎會引起發燒、耳痛、甚至耳漏等症狀,較容易引起注意而發現,急性成人中耳積液的症狀通常比兒童輕微,但可能包括:
- 聽力喪失:由於液體阻礙聲音傳導而導致的傳導性聽力喪失。
- 耳內悶脹感:耳內有悶脹或壓力感。
- 耳鳴:耳內出現響聲或嗡嗡聲。
- 平衡問題:偶爾,液體可能影響平衡。
- 輕微疼痛:雖然疼痛比急性感染少見,但有時也會發生。
診斷
診斷包括患者病史、耳鼻喉檢查、必要時結合客觀診斷測試:
- 耳鏡檢查:使用耳鏡檢查耳朵,檢測耳膜後是否有液體。
- 鼻咽鏡檢查:檢查鼻部已排除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;檢查鼻咽部以排除腫瘤或結構異常。
- 鼓室圖檢查:通過空氣壓力變化測量鼓膜的移動情況,以指示液體存在。
- 聽力測試:評估聽力損失的程度。
治療
治療方案因病因和症狀的嚴重程度而異,原則是糾正明確的潛在問題:
- 觀察等待:在許多情況下,特別是如果中耳積水無症狀,可能會自行解決。
- 藥物治療:
鼻類固醇噴劑:減少過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鼻部發炎程度。
抗生素及祛痰藥:當懷疑有細菌感染的鼻竇炎,使用抗生素及祛痰藥以減少感染程度及加速分泌物排出。
減充血劑和抗組織胺藥:若無明顯鼻竇炎跡象,可使用以緩解鼻塞並改善耳咽管功能。
- 自我充氣(Autoinflation,又名valsalva maneuver):打開耳咽管管並幫助排液的技巧。
- 手術:
鼓膜切開術:在鼓膜上切一個小口以排出液體。
通氣管置放術:插入小管取代耳咽管功能,以通風中耳並防止液體積聚。
糾正潛在問題的手術:解決結構問題或去除腫瘤。
耳咽管氣球擴張術:通過機械擴大耳咽管來緩解症狀,臨床研究和患者報告表明,耳咽管氣球擴張術對於減輕許多患者的耳咽管阻塞症狀是有效的。然而,效果可能因個別患者的情況和耳咽管阻塞的根本原因而異。
併發症
如果不治療,中耳積液可能導致以下併發症:
- 慢性中耳炎:持續的液體可能導致反覆的耳部感染。
- 聽力損失:長時間存在液體可能導致顯著(儘管通常可逆的)聽力喪失。
- 膽脂瘤:由於慢性負壓和鼓膜縮回囊形成的異常皮膚生長。
- 鼓膜穿孔:由於慢性壓力變化或繼發感染。
預防
預防措施包括:
- 處理過敏性鼻炎和感染: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過敏。
- 避免吸菸:減少影響耳咽管功能的風險因素。
- 壓力平衡:在飛行或潛水期間使用藥物或是技巧以防止氣壓傷。
結論
成人中耳積液雖然不如兒童常見,但需要適當的診斷和治療以防止併發症。